点击下方“程序员编程基地”,一起进步!
重磅干货立即送达
来源:网络素材
前两天,笔者在文章中提到。
有大厂员工用ChatGPT自动生成业务代码跟重构代码,在原有绩效规则下,几天内不但高质量完成代码量,还随意完成了双月okr。
这套业务的逻辑为按件粒度把文本copy给ChatGPT,函数入参后ChatGPT会自动将Python推导成go struct。
当然,效率提高的同时,笔者也看到一个重大危机。那就是大量程序员、需求、产品经理也该要失业下岗了!
ChatGPT到底会对职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?
笔者真不知道。
但我们从历史规律中总结下来,改革最终的结果都会带来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增长,企业洗牌并加剧流动。比如农业改革、工业改革、互联网…
今天我们就接着这个话题(注:最近加笔者的鹅厂员工比较多。笔者就借阿里旗下Daraz Group裁员的案例,来跟大家聊聊这两年大厂裁员给我们的一些启示)
如果你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老板,你会首先裁哪个部门?
总结阿里这么多年裁员的套路,首选都是——业务。
为何首选业务?
是因为对比市场、商务、技术、运营与业务的绑定程度,业务的重要性相对低那么一些。一旦bu业务全面收缩,接下来就轮到非产研(产品和研发,UI这类也算广义上的技术)。
当然,算法也是这几年的大头。尤其是算法高P(P8、P9),校招一两年内的低P(P5)。可能有些网友看到这,就会产生疑问了。这几年算法不是最热的吗?为什么会裁算法?
笔者也大概给大家分析一下。
这两年算法的热,其实只是薪资上的热。我们都盯着薪资去看这个岗位,实际忽略了这个岗位的业务场景。所以,在这一轮,算法是最倒霉的:
1. 产出。
前几年,各大厂为了抢算法,薪资一路上涨。而当这些人才抢来使用后,才发现,自己bu业务下,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高薪的人才。业务场景也容不了这么多算法。
传统的算法,比如广告、搜索、推荐,需要多少优化空间?而新兴方向端智能、NLP、图形这些广义场景,根本就看不到变现场景!公司高薪招来一堆人才,到最后发现,钱没了不说,留下的都是一堆PPT跟文章,这也就是算法逐渐泡沫最大的原因。
2. 经济。
国内现状,不用我说,大家也都了解。互联网公司现在别说开展新业务,都在杀业务!业务都干了,你说这些高薪算法还有什么用?
加上ChatGPT一出现,互联网大厂现在一家能去对抗的都没有!
ChatGPT公开的还是3.0版本,4.0早就在研发了,出来不知道又是什么样的惊喜。而我们的算法高材生们,天天拿着高薪,整天研究的就是人性,怎么卖菜,怎么借贷,怎么裂变,怎么杀熟,怎么推广告。一旦业务找不到新场景,赚不到钱,立马就面临失业。
大家可以再看看玩纯算法的商汤现在啥样?
在阿里还有这么一个笑话。
算法团队里水平最高的,可能不是P10,而是那些校招刚招进来的应届博士、硕士,也就是低P们。至于原因,也很简单,与工程相比,算法看重的是学术,也就是研究能力,而不是工作经验。
而高P的技能就是拉会、刷脸、混人脉,他们估计一年能看一篇学术,那都是破了天荒。
裁完算法,接下来就轮到前后端了。
裁后端是基操。不说阿里了,各家大厂人数最多的就是后端。只要技术部门有比例,后端怎么都要分走一部分。
至于为什么裁前端呢?
据笔者了解到阿里的现状就是,一些前端高P已经习惯了把业务代码安排给外包。正式员工们一天嘿呦嘿呦的搭中台,不是中间件就是研发效能、研发框架。一个个成果斐然,拿着这些成果,也是一路高升,尤其是那些知名的xxxx框架的创始人,主架构师。
这也就提前给自己把坑挖好了。
22年,各家开始发力“降本增效”。老板们面临bu营收和成本压力,一复盘发现,原来业务代码都是外包写的啊,那我把这些正式的前端们裁了,成本不就节省下来了?何况外包也不影响业务!
反正你们也已经把效能、中间件、框架搭好了。
于是,大量前端开始失业!
这里,笔者还是嘴贱,多给阿里的同学们提点意见。
阿里很多同学有这么一个大问题,那就是非常喜欢“辩”!
这个“辩”笔者之前文章里也说过,这是大厂的一个通病。
每天文山会海,一堆开发们占着办公室讨论React 和 Vue 和 Svelte 哪个好,单向数据流还是双向数据绑定,要不要全面 stateless。每天一上班,就兴奋地去吵一架,吵完,然后又为了自己的kpi,各造各的轮子,成功地给“屎山”上雕出一朵花,造出了一堆轮子海后。
老板一看,“屎山”雕花,一堆垃圾轮子,没钱养你们了,n+1慢慢玩去吧!
最后,还是讲一个笑话。
我们外界最看不上的客户端,如今在阿里反而成了香饽饽。不信的,你可以去问问你阿里的朋友们,是不是跟笔者说的一样。
为什么成了香饽饽?
那是因为各个团队没几个客户端了!现在还能在阿里做客户端的,都是各个bu仅存的独苗,裁无可裁!再加上一些自己放弃转语言的。作为仅存的独苗,老板们现在都舍不得裁。仅有的这几个客户端还要来支撑需求,所以客户端现在也成了阿里裁员最少的岗位。
版权申明: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。除非无法确认,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,如有侵权,烦请告知,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致歉!
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 END 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

程序员编程基地
为大家提供与Python相关的编程学习基地
长按指纹 > 识别图中二维码 > 添加关注
觉得不错,点个“在看”然后转发出去